繩金塔是怎樣的景點?
繩金塔,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繩金塔街東側,原南昌城進賢門外,始建于唐天祐年間(904—907年),現存塔體為清康熙五十二年(1713年)重建。
繩金塔為江南典型的磚木結構樓閣式塔,塔高50.86米,塔身為七層八面內正外八形,其朱欄青瓦,墨角凈墻及鑒金葫蘆型頂,有濃重的宗教色彩,飄逸的飛檐,并懸掛銅鈴。景區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,已建成千佛寺、孔子紀念堂(文廟)、隆興戲臺、劍池、鐘樓、繩金塔石牌樓、繩金塔地宮出土文物陳列室、鳴江園、民俗村、七門風俗圖長廊等建筑。繩金塔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藝。
繩金塔在四十畝左右范圍進行規劃改造形成塔體文物規劃為主軸線,四大區域組成的繩金塔公園格局。歷史文化包括古塔及重建的塔前寺、劍池、南門石牌樓。第一大區域是鳴江園,為了紀念清代大建筑師雷發達先生所建,在近四畝的土地面積上栽種名貴花草樹木,有南昌市名樹之列的香樟,以及高桿蘇鐵、倒槐之類樹木、風雨亭等諸多內容和品種,具有觀賞、休閑功能。
繩金塔有什么建筑特點?
繩金塔為中國江南典型的磚木結構樓閣式塔,塔高50.86米,塔身為七層八面(明七暗八層)內正外八形,其朱欄青瓦、墨角凈墻及鑒金葫蘆型頂特色鮮明。塔身每層均設有四面真門洞、四面假門洞,各層真假門洞上下相互錯開,門洞的形式各層也不盡相同。第一層為月亮門;第二、三層為如意門;第四至七層為火焰門,三種拱門形式集于一塔全國少見。塔剎高3米,最大直徑1.75米,內以樟木構架為胎,外釘2—3毫米厚鎦金銅皮。1988年維修拆卸塔剎時發現,該塔剎為同治六年制造,而重修該塔是同治七年七月始至同治八年冬完成(見劉坤——《重修繩金塔記》)。由此可見,在施工之前就對塔剎有周密的考慮和設計,塔剎各部位尺寸比例勻稱,線條柔和流暢。